网站群
创新中心 INNOVATION CENTER
首页> 新闻中心> 专题报道> 创新中心>
  • 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交流活动圆满举办
  • 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交流活动圆满举办
  • 来源:川投数科(原简称:智胜集成)发布时间:2024-04-03 17:40
  • 2月26日至28日,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交流活动在浙江宁波举办。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产业发展司、资源开发司,有关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12个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筹)等单位代表参加活动。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对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工作提出4点要求。一是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担当。依托单位要承担起主要职责,共建单位要落实好共建协议,有关文化和旅游厅局要做好跟踪督促。二是落实责任,解决关键问题。中心要严格规范机构设置、完善资源配置,理清共筹共建共享思路,推进管理规定完整完善。三是加强协作,推动政产学研用全面融合。各单位要做好协同合作,调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优势,拉动上下游联动,将平台打造成为政产学研用全面融合的重要平台。四是加快进度,按期保质完成建设任务。对照既定的研究方向,立足本领域、服务本单位、支撑全行业,切实起到国家队作用。

    活动现场,12个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筹)代表汇报技术创新中心近半年来的筹建进展情况,川投数科(原简称:智胜集成)所属智胜慧旅总经理王春鹏针对视觉融合场景体验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筹建工作情况作报告,分享了近半年来川投数科(原简称:智胜集成)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和支持下,携手四川大学、力方科技积极开展各项筹建工作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他指出,视觉融合场景体验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以科技赋能为核心,聚焦文旅场景应用,围绕视觉融合技术的文旅内容生成与虚实共生的交互式体验两大研究方向,重点打造文旅行业大模型、视觉融合交互体验应用、空天地一体化“虚实共生”数字孪生应用、“七重空间·大国重器科普互动体验馆”等核心应用示范产品,助力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数字文旅相关项目落地,推动成果转化,助力产业生态发展。受邀专家对此作出全面细致的点评指导,与会人员一起展开深入的交流研讨。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科教处领导冯飞及胡曾艳表示,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中心工作,将中心作为有效推进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积极指导中心加快建设成为技术转化、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一是引导中心创新机制,保障健康运行。引导中心依托单位川投信产所属川投数科(全称:四川川投智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原全称:四川川大智胜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力方科技集团建立“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模式与政产学研用创新协同机制,要求中心设立党的组织,强化政治引领;要求中心履行主体责任,实行重大事项、重大活动报告和常态化沟通交流制度。二是支持中心开展调研,摸清源头需求。指导中心到成都、德阳、泸州等5个市州和青城山-都江堰、九寨沟、三星堆博物馆、三苏祠博物馆等10个典型景区和文旅文博场馆开展需求调研,摸清行业和景区景点的实际需求。三是关注中心科研攻关,积极促成立项。积极与省发改委、科技厅、经信厅等相关单位沟通协调,推动将中心科研项目及课题纳入2024年项目指南等重要规划中,如“文旅行业大模型”进入四川省行业大模型发展重点计划,推动在全省文旅领域实现科研创新和技术应用的重大突破。四是促进中心落地项目,完善产业生态。积极落实国家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大力推动中心项目落地转化,打造四川文旅大数据走廊,推动文旅数字化和数字文旅产业化发展。促进中心加强整合跨区域、跨领域创新力量,加快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通过项目落地实施牵引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生态。目前,技术创新中心已有多项专利技术,如全景互动视觉合成、空天地数字孪生等;共同推动多项重大战略项目加快落地,如数字巴蜀文化走廊、长江经济带文化数字化平台等重大项目。

    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筹)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各中心建设工作正按计划有序展开。本次活动不仅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平台,也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筹建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下一步,各中心将继续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有关专家认为,技术创新中心的创立,标志着文化和旅游部着力推进多年的产业与科技融合进程,步入了实质性发展的快车道。本次活动的举办,对于推进中心建设工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支撑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